塑料过渡料是指不同塑料牌号切换时和装置开车时尚没有达到所产牌号质量指标要求的那些中间产品,即性能指标不符合所产牌号的中间过渡产品。塑料过渡料因为每次批量并不大,往往被作为副产品定向降价销售。因此,对于塑料生产商来说,减少塑料过渡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塑料过渡料在国外企业是没有的,可以说是国内塑料原料企业特有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塑料工业是靠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引进国外成熟的专利产品生产技术。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国内企业一般只能引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比如根据国内需求引进几种膜料、几种拉丝料、几种电线电缆料等,因此引进的牌号大多不成系列,牌号间跨度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个牌号之间某些性能指数跨度很大,如果要带料进行不同牌号间的切换生产,又要按引进牌号规定的指标划定产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过渡料。据估计,目前国内塑料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过渡料总量超过10万吨/年,并有增长加快的趋势。这已经成为国内石化企业的“心头大患”。
要减少塑料过渡料,并最终杜绝以“塑料过渡料”名义面市,首要的就是企业要转化观念,完善产品牌号系列。比如,当初引进产品生产技术时,为了控制引进费用,没有全部引进专利厂商的全部牌号,而只是部分引进。在消化引进技术之后,企业就应该调研没有引进的那些产品的性能,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对当初作为“典型”引进的牌号进行系列化技术研究,并形成工业化产能,在产品性能调研基础之上开展自主开发。据专家介绍,国外塑料生产装置前段配置与国内差不多,但从造粒开始就较国内企业复杂很多,而塑料的不同性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后段添加了不同助剂,所以他们的塑料产品牌号众多,跨国塑料生产商大多拥有数千个牌号,几乎任何产品都可以拥有“合法”身份,由于完善了牌号,同类产品指数跨度就不会过大,因而形成的过渡料就可以大大减少了。